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品牌建设 > 企业品牌策划 > 正文

企业制度改革的几点见解

五洲商务网 0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我们制定了制度,有了这个制度可以帮我们实现目的。制度存在的意义是因为他有章可循,之所以有章可循是因为这个制度的稳定。

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遵守的,制度之所以产生不是因为“它就是应该拿来改的”。同样,企业制定制度不是为了便于以后的修改,企业制定制度是因为我们需要规范。

改革必须慎之又慎。



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解决老员工工作压力问题——难道新员工每个都不忙?

增加老员工的工作时间——难道三四个月轮一次,而且还是中午一的小时可以解决问题?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吧,甚至杯水车薪都谈不上。

至少老员工感觉好多了——那么新员工的落差谁来弥补?

新员工如果有特别忙的他可以提出来——那么为什么不考虑对特别忙的老员工予以照顾,而把责任推给新员工。

制度改革目的是为了减少老员工的负担。但是从实际情况看,这个制度的变革排除感情因素,在实质上对老员工并没有任何帮助。

但是如果一定要考虑个人感觉,那么新人的落差又由谁来考虑。难道老员工的感觉比新员工的感觉对公司而言更重要吗?

一个成文的制度,如果没有人反对,相安无事,就不应该说改就改。

改革者真的能够在实质上减轻老员工的负担吗?或者只是为了让老员工感觉上更优越一点?如果只是为了后者,那么这感觉上的更优越一点是否应该以新员工的利益为代价呢?



别说新员工太空闲,这不是改革这个制度的根本目的,新员工太空闲你可以安排别的事情给他们做,而不是把这个制度改了,让新员工去承受这种落差。同时也应该考虑为什么这些老员工太忙,他们的分工安排是否合理。

别说经理就该做经理的事情,这不是改革的初衷,如果你觉得经理该做经理的事情,那就给他经理的事情做,而不是经理的事情还没做先要开始造势——对外宣布我和你们不同了。



制度之所以被遵守是因为它稳定,之所以制度能规范,是因为大家都认可,大家之所以认可源于我们之前的习惯。

制度产生如果就是为了改革,而不是为了遵守,那么这个制度就是个累赘。如果是个累赘,那么企业就不应该有任何制度。



如果公司一开始就是新员工打扫卫生,那么就继续让新员工打扫卫生;如果公司一开始就是大家一起搞卫生的,那么就让大家一起搞卫生。其实一个20多人的公司保留一部分集体一视同仁又有何不可。

记得一位老师说:“去年过年时候发几箱水果我很开心,虽然我不爱吃而且又要搬,但是我去抗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学校校长也在和我一样辛苦的抗。难得平等一次。至少心里平衡……”



那么什么时候该改呢,一般改革都是因为现有制度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或者改革后制度有更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个制度并未束缚企业的现有发展,同时对于提供企业的发展速度也不明朗,或者并不十分明显,出于可改可不改的情况的话,那么此时就应该保持制度的稳定性与传承性。



改革制度是否只是因为别的公司也这么做,我们就该这么做呢?

适合别人的就适合你吗?我很反对一个小公司去学大公司的制度。大公司有大公司的文化底蕴,小公司有小公司的文化内容。大企业的文化往往都比较稳定,然后在这个稳定的文化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制度规范。而小企业,公司的文化尚在形成过程中,文化中时有新元素的加入,这种新元素也往往会导致原有文化的变动,所以制度变革必须小心谨慎。

那么小公司去学习小公司的文化行不行呢?那就更加不对了,人家都在摸索中,对错尚不可知,你怎么就去学了呢?你怎么敢学?

任何两家公司,他们的人员构成,公司的文化气氛,公司的原有制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企业制度制定者切不可以在这些基础都不同的情况下去照搬照抄别人的制度。



如果非洲苏丹去像美国那样通过“民主”选举总统,那选出来的肯定是黑手党或、庸才或者是和事佬。如果十年前的中国按照十年前美国那样发展信用卡,那可定是信用诈骗的多。



有人说,我从来不去学别人是怎么成功的。是的,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行为习惯都不一样,你怎么可以认为别人通过这个方式去做能成功,你就能成功。

成功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成功绝不仅仅是模仿别人。

所以有人说,我很关心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当我看到他们犯的错误我就有了前车之鉴。错误的原因往往都差不多,但是成功的原因真的无法复制,如果可以复制,那么大家都成功了。但是成功只属于少数人的事实证明了光靠复制是绝对不能成功的。



改革,一个企业之所以改革不是因为制度生来就是拿来改的,而是因为我认为这个制度已经不合适我们公司现在的文化、规模、其他配套制度了,或者说这个制度修改了以后可以更好的促进公司发展。如果都没有,那么这次改革是随意的,是失败的。作为企业负责人可能觉得影响不大,但是影响不大不意味着没有影响,这个改革给新员工的感觉很糟,制度的传承性和稳定性被严重破坏,以后其他制度是否也会被这样随意修改,作为新人会感到忧虑。



企业领导者也许会说“那我觉得新人思想要纠正,思想不对路要自我批评”。如果一个制度改革目的是为了减轻老员工的工作压力,但事实上却并不能实质性的改变老员工的工作压力,作为等价交换的是在感情上增加了老员工的优越感和新员工的落差感。这样的改革员工不满意,领导者却要责怪员工的话,那么我觉得这个是不合理的。公司如果都是大家的家,那么至少每次改革公司应该给新员工那种家的感觉——我们改是迫不得已,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是为了大家更好的发展。



可改可不改的制度是否应当改?个人觉得不应该改。制度的价值本来就在制度的稳定性上。任何制度如要修改,修改之前,修改者必须列出足够的理由来证明这个制度修改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如果没有,那么这个改革就是一个失败的改革。



制度的产生不是为了以后修改制度作铺垫,制度的改变也不是因为隔壁公司是这样做的。制度的产生是为了企业规范发展,制度改革是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



数字是最具说明力的:

25个人如果正常值周的话,那么约合12周打扫一次卫生,即3个月打扫一次。

值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中午休息1小时(不做任何时间剔除,实际上肯定不用1个小时)/天*5天=5小时。

改革这个制度给老员工每三个月节约了5个小时。平均每天3分钟。如果算上剔除的时间,那么也就是员工每天用半个小时打扫卫生,则这次制度改革给老员工节约了1.5分钟一天。



第一,我不认为这个改革给老员工的工作压力带来了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第二,我承认可以提高老员工情绪,但是对等牺牲的是新员工的情绪。

第三,老员工的情绪和新员工的情绪的重要性我认为是一样的。虽然对公司业绩可能会有价值的多少之分。如果企业负责人认为老员工的感觉比新员工的感觉更重要,那么这个公司是腐朽的,我也相信这样的公司做不大,没有新人你怎么做大。就像一家饭店,只靠老顾客是不可能做大的。



新人不会抱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没有给公司创造价值。

新人不会倾诉,因为他们理解公司重视老员工是合理的。

新人也会慢慢习惯这种不公平。

但是,新人会明白公司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公司看人是看业绩的。新人会告诉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是自己管好自己,至于公司怎么发展和他无关。

慢慢的,公司不再是他们的归宿,公司只是他赚钱养家的一个工具而已。公司如果不是新员工心中的一个归宿,不是他的家,这个企业也就是一个大家赚钱的工具而已,谈做大,可能吗?




分享到: